
何鑫, 女,1989年生于保定。
本人自幼受家庭熏陶,喜爱画画,对易砚文化与雕刻非常热爱,高中时期开始系统性学习绘画,2011年完成学业后从师于艺术大师崔爱民,在艺术大师的带领下我更深刻的解读到了作为一名雕刻师的光荣与责任,也更加确定了自己的选择,也为自己定下了目标“要带着使命做雕刻”,在易水砚的传承这件事情上,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拜师学艺这些年,我深知要把易水砚文化传承下去,一定要顺应时代变化,把现代元素融入进去,现代生活和审美趋势,注重空明、简约。人生走到一定的阶段,都或会有这种追求。对器物的理解也如是。好比画者的“留白”,水墨画计白当黑,这与传统哲学息息相关,并非完全割裂。于是我创作出了很多“新”作品,并分别在第十五届,第十六届,第二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奖项。对于创新方面,在工期间,我创作的作品“高山流水”“知音”“牧归”“绳结砚”“天之水”等作品都结合了现代元素,把握当代步伐,紧跟党的节奏,结合历史文化,巧妙融合后也分别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对传统的理解由最初的感性,到理解后形成理性,是谓心源,在作品中表现出来又是一种感性。这三者,中间环节才是最关键要素,后者只是结果,创作是一个吸收、消化、表现的过程。与我而言雕刻的过程是我与石头对话的过程,每一块石头都经历了亿万年岁月的洗礼,设计与雕琢就会赋予石头崭新的灵魂,让生活返璞,使生命归真。最终他会以他的方式告诉人们关于他的一切,时而悲伤,时而快乐,时而汹涌澎湃,时而波澜壮阔。工作期间我也在不断地学习,2015年我参加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2015年第一期工艺美术行业管理业务水平提升培训班”并结业。2021年七月我参加了由中国文联文艺研究修院组织的第二期全国市县文联文艺骨干(美术,摄影,书法,民间文艺)培训班并结业,2021年10月参加了由文联文艺研究修院组织的第三期全国市县文联文艺骨干(造型艺术领域)培训班并结业。2023年12月参加了“陆子冈杯”雕刻设计大赛,作品《福寿如意砚》获得金奖。前有引路人,后有古今文人智者,使命在肩,吾辈定当砥砺前行!
本人自幼受家庭熏陶,喜爱画画,对易砚文化与雕刻非常热爱,高中时期开始系统性学习绘画,2011年完成学业后从师于艺术大师崔爱民,在艺术大师的带领下我更深刻的解读到了作为一名雕刻师的光荣与责任,也更加确定了自己的选择,也为自己定下了目标“要带着使命做雕刻”,在易水砚的传承这件事情上,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拜师学艺这些年,我深知要把易水砚文化传承下去,一定要顺应时代变化,把现代元素融入进去,现代生活和审美趋势,注重空明、简约。人生走到一定的阶段,都或会有这种追求。对器物的理解也如是。好比画者的“留白”,水墨画计白当黑,这与传统哲学息息相关,并非完全割裂。于是我创作出了很多“新”作品,并分别在第十五届,第十六届,第二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奖项。对于创新方面,在工期间,我创作的作品“高山流水”“知音”“牧归”“绳结砚”“天之水”等作品都结合了现代元素,把握当代步伐,紧跟党的节奏,结合历史文化,巧妙融合后也分别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对传统的理解由最初的感性,到理解后形成理性,是谓心源,在作品中表现出来又是一种感性。这三者,中间环节才是最关键要素,后者只是结果,创作是一个吸收、消化、表现的过程。与我而言雕刻的过程是我与石头对话的过程,每一块石头都经历了亿万年岁月的洗礼,设计与雕琢就会赋予石头崭新的灵魂,让生活返璞,使生命归真。最终他会以他的方式告诉人们关于他的一切,时而悲伤,时而快乐,时而汹涌澎湃,时而波澜壮阔。工作期间我也在不断地学习,2015年我参加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2015年第一期工艺美术行业管理业务水平提升培训班”并结业。2021年七月我参加了由中国文联文艺研究修院组织的第二期全国市县文联文艺骨干(美术,摄影,书法,民间文艺)培训班并结业,2021年10月参加了由文联文艺研究修院组织的第三期全国市县文联文艺骨干(造型艺术领域)培训班并结业。2023年12月参加了“陆子冈杯”雕刻设计大赛,作品《福寿如意砚》获得金奖。前有引路人,后有古今文人智者,使命在肩,吾辈定当砥砺前行!







